人的视觉器官可以说是人体中最能带来直观感受的器官,睁开眼睛,面对世界,色彩铺面而来。
它与事物的本质相连,引发人类一系列思考活动,并且展开联想。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色彩除了与事物本质共同发生作用,它本身就具有象征及表意的作用,在揭示人类社会心理及一些艺术创作活动中具有不可比拟的作用与地位。
正如抽象主义画家康定斯基说:“色彩是一个媒介,能直接影响到心灵”。
色彩本身就是一种艺术,艺术具有主观性,同样的,人们在欣赏色彩时,同样具有主观能动性,不同时代、地区、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对于同一种颜色,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感受。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对于色彩的运用,也已经形成了自成一派的风俗习惯。
戏曲,这项古老的艺术,作为色彩的绝妙载体,更蕴含着我国传统艺术中的文化内涵与美学精神。
一、戏曲服装色彩中的儒学观
我国目前三百多种戏曲剧种其根源无不是产生于民间,其发展趋向总是由民间的“俗”向社会广泛流传的“雅”发展。
虽然大多数剧种没有广泛流传,但总的趋向是这样,尤其是昆曲、京剧、秦腔、川剧等这样的大剧种,形成发展过程表现更为明显。
在每个剧种形成的初期总是首先受当地民间色彩习俗的影响,表现出各剧种独特的色彩个性。
其次,受到民间流传的小说、传奇中人物穿戴的色彩描写的影响,而人的自发本能是民间色彩艺术的源头。
也就是说民间色彩最初的选择主要在于人的本能色彩冲动在于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快乐原则。
可是,民间色彩在流传过程中渐渐会受到社会观念的影响,如现今的陕西民间艺人仍有“鲜亮的是上色不鲜亮的就是下色”这样的说法。
“鲜亮的”“上色”正是没有和其它色混合的纯度高的五正色。
“不鲜亮的”“下色”就是两色混合的间色纯度自然不高也就不鲜艳了,这是民间色彩受儒家色彩观影响的见证。
色彩观的另一重要特征就是伦理化。
为了养成循礼守制,贵贱不逾的生活习惯,必须使“贵贱之别,望而知之”(《阅世编》卷八)。儒家色彩观把赤、黄、青、白、黑五色定为正色,正色为尊贵的象征。
而把其它颜色称为间色,间色是闲杂、不正之色,表示卑贱。正色与间色各自又分若干等级。
在受儒家色彩观支配的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是服式、服色、服饰等都有极严格地规定,特定的色彩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成为区别高低、贵贱、尊卑的工具。
戏衣的色彩选择也基本上遵循了这一原则。
戏衣的色彩有“上五色”与“下五色”之分,“上五色”多属正色,故多为尊贵者所服;“下五色”多属间色,故多为樵夫、店家、家院等卑贱者所服,也为下级官吏所服。
皇亲国戚、权贵显要穿的多半是黄、朱(赤)、绿、白、黑五色;樵夫、店家等卑贱者服用的多半是蓝色、米色、褐色等间色。
五正色又进一步分尊卑。
《仪礼》当中就曾记载“玄”为天色,而“黄”为地色,按照天尊地卑的规矩顺序,“上士服玄,中士服黄,下士当杂裳。”
可见,玄尊而黄卑,是由色彩与方位的对应关系决定,并非是对色彩生理刺激的科学分析,也非权威“钦定”的。
后世以黄色为至尊,也是由于黄色与五方的对应关系决定的。古人认为,中国居天下之中,君主为一国之中心,居中位。
黄色恰好与五方中的中正之位相对应,故皇帝选黄色为饰,黄色也就成了至尊的象征。
二、戏曲服装色彩中的寓意内涵
戏曲服装色彩的多重意义使人类存在于其中的文化系统更为丰富和完善。戏曲服装色彩的含义不仅是一种表达方式,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存在方式。
大致说来,戏曲服装的功能有三种。
一是功利性的,色彩在代表图腾、宗教等特定符号时,往往要承担厚重的神性背景,以感化为目的,使观众达到一种“净化”的作用,这一点,与古希腊戏剧有相通之处。
二是装饰性的,色彩本身就蕴含美学规律,色彩之间相互配合,或冷或暖、或艳或雅,以此传递戏曲人的审美追求及观众的审美偏好。
三是标志性的,戏曲作为一种程式化的艺术,往往是以小见大,一桌二椅,上演人生百态。
作为服装的魂,色彩要承担更多的意义作用,色彩作为一种符号,出现在舞台上,在某些曲目中,会展现出特殊的功能与价值。
许多戏迷可以通过这些色彩判定出人物的身份及互相的人物关系,这也是戏曲的一大特点之一。
它把剧情表面化,从而维持一个剧目的艺术结构乃至剧本所反映朝代的社会制度、伦理道德观等,是反映时代特征的基本形式和体现角色性格的有效手段。
三、戏曲服装色彩中的审美内涵
从演员一亮相,色彩的审美形式完美的展现开来。
在某种意义上说,没有美感的东西,也很难满足观众宗教的、心理的文化需求。
可这时观众对审美的要求只是自发的、从动物本能沿袭下来的、近似于“本能”的活动。
随着历史的车轮的滚动,审美功能对于戏曲服装色彩而言,也发生着变化。
审美功能地位的提升,就意味着社会功能的下降。
也就是说服装色彩从本能或图腾、宗教以及记史世俗的历史重负下不断地解脱,自觉地成为观众美化生活的衬饰。
由于剧情发展,审美精神内涵会增强,而这也是一种戏曲发展的必然结果。
正如观众的思维,从混沌到明朗的变化一般,戏曲服装色彩的文化功能也逐渐变为美学意义较为突出的美饰。
戏曲服装的色彩有自己独特的审美功能。
随着剧情的发展,源于观众本能的一般审美需要被召唤而凸现出来,色彩审美规律开始发挥作用。
这种基于剧情需要而调整服装色彩的过渡,在戏曲服装中是很常见的。
导演为了最终的呈现效果增换一些色彩,在遵循色彩表现规律的同时,创造出色彩这种“有意味的形式”。
四、戏曲服装色彩中的表意功能
戏曲服装色彩的表意功能和符号指向性体现在色彩的抽象和象征作用上。
受文化背景的影响及传统观念的影响,当遇到白色这种象征着纯洁、忠贞、圣洁等意味的颜色时,在赋予它内涵的同时,就承认了它所具有的表意功能,即它仅仅通过视觉就能传达出一种“意味”。
传统的戏曲服装与中国民族艺术的装饰色彩观一脉相承,追求艺术上的夸张性,用色喜鲜艳重亮丽。
在运用上较少使用饱和度高的色彩,更多的是运用对比的手法,靠人物与人物之间的色彩对比,人物与环境的色彩对比,以及色彩本身的视觉语言来达到表情达意的目的
戏曲服装的色彩还可以表现民间风俗。
比如红色,向来是我们中华民族最看重的颜色,以为其颜色亮丽、色泽鲜艳、是象征着吉利喜庆的颜色。
从八卦五行的角度来说,太阳为重中之重,而太阳恰恰就是红色,中国人对于太阳的崇拜,就转化到了“红色”崇拜之上。
在一些特殊的场景中,往往都要用到红色,比如战胜归来,喜事装饰等,而落到具体的戏曲服装中,代表太阳的红色天然的就成为上流高管的代表色,往往作为他们的服装的颜色。
当然,红色是京剧舞台上各阶层人物的共同追求,毕竟它往往带来的都是吉祥喜庆的活动,比如婚礼典庆等。
这时候,红色的意义就发生了转变,是一种顺转,它由切实的本事义变为期待义,暗藏了年轻夫妇对于自己婚姻生活的美好期盼,渴求自己婚姻幸福。
红色更可以在团圆之喜、寿诞之礼等上彰显魅力,而白色却为国人所不喜了。
这是由于传统习俗的影响,白衣往往是作为丧服,所以在中国人的普遍认知中,白色,就意味着“死亡”,而这是最不吉利的事情了。
当然,白色同样带着这种象征义,影响到了京剧。
在戏曲中,可不必穿白衣而仅缠白条便可知剧中人物为剧中死者的亲属,这已经成了一种人尽皆知的民族习俗。
中国戏曲服装色彩统一与协调给观众的眼睛与心灵以充分的愉快、刺激和美的享受,而这也缩短戏曲与观众的审美距离,也为中国传统文化增添了浓厚的底蕴。
喜欢这篇文章的转发和点个赞长按5秒给个三连,顺便关注天天,关注天天不易走偏,人均寿百,年入千万
标签: